約85cm(33吋)
北亞馬遜盆地至波利維亞東南方,在阿根廷北部也有其蹤跡。
藍喉金剛的主要羽色較呈靛藍色,與藍黃金剛的藍色羽毛不同,而喉部的一大片藍色也是主要辨識點,牠與其他大型金剛鸚鵡比較起來較為安靜,不會隨意尖叫,野外的數量早已岌岌可危,,而除了盜捕作為寵物鳥走私、棲息地破壞外,與其他金剛鸚鵡爭巢穴的巢穴不足問題也是一大原因,生活於潮濕的雨林低地,由於野外數量極少,籠養繁殖便成為保育這些珍貴種類的重要工作,常與藍黃金剛群集覓食,多為成對或一小群活動,築巢於枯死的棕櫚樹洞內,還好人工繁殖困難度並不太大,喜愛洗澡,提供牠們多樣化的食物,包括蔬果、穀類、種子、核果等等,野外繁殖期約在8月至10月間 。
人工飼養的藍喉金剛在鳥舍中十分活潑,對新飼主很快能適應,良好照顧下也是相當強健有活力的大型鳥,繁殖期外可與其他大型金剛鸚鵡飼養在一起,喜愛洗澡,啃咬力和所有大型金剛一樣非常強,巢箱與棲木宜使用質地堅硬厚實木材/樹枝或金屬製品,飼養如此大型鸚鵡應有足夠空間與適當地點,飲食上更要注意均衡營養的餵食。
藍喉金剛的繁殖在台灣並不常見,國際間養殖數量也不多,其繁殖難度較一般大型金剛略為困難,需提供大的籠舍,在台灣季節約於春季與八九月間開始繁殖,繁殖期間有攻擊性,飼主觀察巢箱的動作不宜太過頻繁,一次約產2-4顆卵,孵化期26天,羽毛長成約需3個月。
本文文字內容由TOA鸚鵡網所有,圖片均經授權,未經同意請勿做任何形式轉載與翻印